仪表板

华为入局,万亿市场被颠覆君临

发布时间:2025/4/20 14:15:28   
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 http://nb.ifeng.com/a/20180427/6536099_0.shtml
5月11日,汽车板块表现强势,涨幅超1%,细分领域中,无人驾驶板块异军突起,多只个股涨停,另外,车联网、特斯拉等概念板块同样活跃。消息面上,华为宣布,与一汽、上汽、广汽、北汽、东风汽车、长安汽车、比亚迪等首批18家车企共同打造“5G汽车生态圈”,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。另外,百度Apollo、阿里高德等的无人驾驶车路试消息也不断传出。我们即将进入智能汽车的时代,也就是业内所讲的“新四化”——电动化、网联化、智能化、共享化。这“新四化”都是在电气化和电子化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。过去10年,汽车方面的创新70%以上都来自电子创新;而在未来,宝马和大众都认为汽车的创新90%都将源于电气和电子方面。我们熟悉的汽车,正从传统的代步工具变为更加娱乐化的产品,就如同手机从单一的打电话功能升级为应用丰富多彩的智能机。同样的,未来定义汽车的,将不再是整车厂,而是软件开发商。1“新四化”将颠覆传统的造车模式。造车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,典型的特征就是创新很慢,大部分车厂已有完善的流程、按部就班的步骤,讲究的是工匠精神。车企的进步往往在流程管理、质量把关等非技术性的创新,传统车企里的员工也都形成了固有的思维,这些思维在过去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成就。所以,下到基础员工上到部分高管都认为,创新是在现有基础上的创新。这便是船大难掉头。大众的供应商对于传统的车企模式曾这么评价:“IT的人讲快速迭代,搞那么复杂的流程,创新全被耽误掉了。”这也是为什么造车行业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,还会诞生这么多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,以及有这么多人愿意大额投资他们。因为他们与传统车企的“基因”不同。这决定了他们是以一个颠覆者的身份入场。为了保持行业地位,传统车企们也做出了追随新趋势的举动。大众的反应尤为突出。到年,大众汽车计划在电动化、数字化、混动化三个领域投资亿欧元,其中纯电动领域的投资亿欧元,混合动力及数字化领域的投资亿欧元。每年超过亿欧元的研发投入中,超过50%要投向软件研发。在此次计划之前,大众集团将全球最大的汽车电子生产企业博世的技术总监赫伯特·迪斯挖了过来,并给予其CEO的职位。迪斯一上任就推动这亿欧元的计划,雄心勃勃。年大众的研发人员超过5万人,绝大部分是非软件研发人员。迪斯上台后,立马组建汽车操作系统部门,目前人员已超过人。大众的行为概括为,既要建电动车的制造工厂(电动化),同时还要自己做汽车的操作系统、无人驾驶等核心软件部分(数字化)。数字化分为三大块,每一块的投入都是巨大的,而且短期还没那么容易变现,大众集团却每一块都想吃。于是,本想在年量产的大众新能源汽车陷入了卡壳。据德国《经理人》杂志报道,数百名司机同时驾驶车辆进行路试,平均每天上报个Bug,这让1万名大众集团的工程师抓耳挠腮,愁眉不展。问题出在了操作系统和域控制器。操作系统,这是软件运行的底层基础,也是目前我国还未能攀越的技术高峰。PC时代的微软、移动智能手机时代的苹果和谷歌,这些企业不管是市值还是社会影响力都是顶级的存在。他们的共同特征也为世人所熟知,那便是掌握了当下时代的操作系统主导权。现在,谁能掌控汽车操作系统,便有机会获得下一轮科技巨头圆桌会议的入场券。作为传统汽车寡头之一的大众集团,本身在传统汽车领域拥有很强的话语权,自身条件优秀,更是希望在新时代到来之后完成自身的进阶。而域控制器,说白了就是电子架构的集成。一部车,由传统的硬件和电子机械产品构成,随着汽车的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,电子机械产品越来越多。目前的汽车电子产品多采用分布式布局,即各部件互相不联系,只由一条总线控制。每个电子产品都有一个芯片,这个芯片是一个微型计算机,做简单的操作运算等功能,运算能力低,不同的机械电子拥有不同的芯片,每个芯片的底层软件和代码不同。这些底层软件和代码是机械电子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所在,一般不会选择公开。域控制器的目的,就是整合各个分布式的电子产品,但这需要上游供应商的开放底层代码或者部分源代码。这里有两个难度,第一个难度是上游供应商是否愿意开放源代码,第二个难度是各个部件的整合。域控制器是提高汽车能效的重要领域,也是云端升级的基础。饶是大众这样的顶级巨头,也在智能汽车的研发上屡屡碰壁,可见这里面的水有多深。这也意味着,传统汽车向智能汽车的升级过程中,或许传统的一家独大模式将被瓦解,开放与合作的生态才是制胜之道。这将带给成长股的投资者更多的机会。2目前,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投资只有两种:只做硬件的,和(软件+硬件)一起做的。在当下阶段,硬件是产值占比最高的,软件只是硬件的附庸品,因为目前汽车的功能不是娱乐而是代步。但未来,相信软硬件的位置会互换。落到具体的投资项目,又分为车联网、底层操作系统以及域控制器的三大块:智能驾驶舱、无人驾驶、车身控制。先说智能驾驶舱,这听起来很高大上,但其实不过是在我们现有装备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信息设备而已。它们包含了中控显示屏、仪表盘、抬头显示,以及传统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。看到这,网友们会提出疑问,既然这些智能驾驶舱的产品,传统汽车基本都有,也就增加了抬头显示功能,那成长空间还大吗?首先,传统汽车里的机械电子产品都是独立模块,每个独立模块都连接总线,那么总线就非常长,这增加了汽车的重量;现在,将各独立模块整合成一个域,能节省总线长度,降低车身重量。分布式布局变成集成式布局,意味着需要各个模块部分开放,甚至全开放底层代码,然后统一一个域控制器进行控制。既降低车身重量,还节省成本。这就是技术附加值。第二个是市场增量。传统汽车的中控屏幕大约在6寸左右,且非高清显示屏,现在车载中控屏一般都是10寸以上,属于高清屏,特斯拉的中控大屏甚至达17寸。并且配备数量由一个中控屏到主驾驶的两个屏,再到副驾驶屏和后座屏。屏幕的尺寸变大,数量翻倍。接着便是汽车仪表盘,传统汽车仪表盘是机械电子仪表盘,价格很低,一个大约在-元。而且显示数量有限,根本满足不了电动车、智能车的需求(例如电量显示、辅助驾驶操作显示和更多的信息显示功能)。现在仪表从传统的机械电子仪表变为液晶电子显示表,不仅科技感更强,而且功能更加强大,驾驶体验也更强。液晶仪表目前的价格是机械仪表的10-20倍左右。抬头显示现在也还处于普及期。作为科技感十足的抬头显示,能够增加汽车的逼格,总有人愿意为此买单,也将促进车厂的配置。这便是增量市场。造车新势力的理想汽车,在去年发布的理想one带有四个屏幕,屏幕数比一般的豪车品牌还多。理想one的四屏交互系统君临查了一下,理想one的售价在32.8万元,相当于B级或C级车的价格。年我国B级车以上的销量大约占乘用车销量的30%左右,年占比或许会更高。因为年我国乘用车销量惨淡,但合资豪车逆市增长。年我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9.6%,其中,国产乘用车是下滑主力军。反观丰田在中国销量为62万辆,同比增长9%,本田销量万辆,同比增长8.5%。德系宝马的销售增速最高,同比增长13%,大众和奔驰也同比增长4%。这说明,我国民众还是具备豪车消费能力的,理想这款的定价也没超出我国民众的购买能力范围。随着市场的扩大,豪车的竞争也逐渐激烈,对于能够增加客户吸引力的东西也受到一众车企的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deyishus.com/lkgx/9234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