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仪表板 >> 仪表板资源 >> 华阳半年报汽车业务冷热不均,HUD
整车智能化赛道竞争日趋白热化。
本周,华阳集团发布年度半年报,今年1-6月实现营业收入28.68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15.39%,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.82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11.64%。
其中,汽车电子实现营业收入18.56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15.82%;增速相比于上年同期(19.08%)小幅下滑。
华阳集团年度半年报
报告期内,屏显示、AR-HUD、车载无线充电、座舱域控、数字声学系统、数字钥匙、APA自动泊车、DAB数字收音等产品的销售额大幅增长。
在募投项目部分,总投资5亿元的“汽车信息娱乐及车联产品项目”报告期未达到预计收益。原因是,该募投项目实施以来,产品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,产品融合是趋势;研发投入持续增加,产出滞后。
此外,“汽车空调控制系统项目”也因为产品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,空调控制功能已逐步与其它产品融合,单独空调控制器的需求减少,决定终止项目。
华阳集团年度半年报
在汽车电子三大板块业务方面,主营HUD、无线充电、数字钥匙等产品线的华阳多媒体,上半年实现营收4.90亿元,同比增长23.74%;净利润.73万元,大幅下滑66.61%。
其中,作为目前汽车驾舱智能化的代表配置之一,HUD赛道的特点是前装渗透率低、市场潜在空间大。不过,近两年市场玩家在快速增加,竞争也开始进入白热化的价格战阶段。
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,年1-6月中国市场(不含进出口)乘用车前装标配W/ARHUD交付90.49万台,同比增长50.62%(继续保持高增长趋势)。
在标配车型价位区间分布方面,20-25万区间搭载量占比最高,达到15.76%;50万元以上价位车型的搭载率最高,达到50.56%。同时,爆款车型效应也在凸显。
比如,拿到理想汽车多款车型定点的FUTURUS,年前装HUD出货量约6.5万台,今年3月23日,第10万台在重庆智能生产基地下线。该公司预计今年HUD产品总交付量有望迈上35万台规模。
同时,除了一批初创公司,更多传统Tier1也在进入HUD赛道。
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期间,德赛西威发布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SmartSolution2.0就首次亮相了AR-HUD,从而进一步完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,从而增强业务的抗风险能力。
从业务板块增速来看,年德赛西威的智能座舱业务收入为.55亿元,尽管业务贡献占比仍高达78.72%(逐年下降),但47.97%的增速落后于智驾业务以及网联服务。
经纬恒润也陆续拿下多个车型的基于DLP方案的AR-HUD方案定点,今年开始将陆续在吉利领克、上汽大通等品牌车型量产交付上车。
而从今年1-6月的市场表现来看,主流的W/ARHUD新车标配交付均价出现了不降反升的状况,进一步凸显车企的成本压力。
同时,在华阳多媒体另一个优势领域,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,今年1-7月中国市场(不含进出口)乘用车前装标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功能交付新车.29万辆,同比上年同期增长42.51%,前装搭载率升至34.12%。
在供应商部分,有感科技、华阳多媒体、立讯精密排名市场份额前三位,TOP3份额合计超过50%,TOP10份额合计超过90%。不过,立讯精密的份额开始追赶华阳多媒体。
此外,德赛西威首次进入车载手机无线充电模块市场份额TOP10的供应商,作为传统座舱业务的延伸产品线,量产合作客户包括上汽通用、马自达、哪吒等多家主机厂。
这意味着,过去不太受市场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deyishus.com/lkzp/9208.html